我是個觀念傳統的女性,總認為結婚後相夫教子是我最大的職責,
因此多年來無怨無悔的做個全職家庭主婦,配合著先生與兒子們的作息。

有段時間我與姊妹滔們一起去上成長課程,課後很多姊妹們常常相約一起吃中飯、逛街或繼續其他活動,
而我總得隨即打理好包包回家做飯去,因為先生除了偶爾因公務需外食之外,三餐通通回家吃。

某日成長課的班上要辦個大聚餐活動,我很想參加,於是向先生告假,請他當天中餐自理,別回來吃,
先生只簡單問了幾句,確認我不是去參加什麼危險幫派就同意了。當晚先生下班回家後,我興奮得口沫橫飛的
跟他敘述今天聚餐的有趣點滴及聚餐後我們又去看畫展等,先生聽著聽著竟跟我說:「原來我不在時,妳還是可以過得很快樂嘛!
害我一直很擔心妳整天在家沒人陪會很孤單,所以總是盡量回來陪妳吃午餐。」

挖哩!此話一說開來,我才發覺我們都各自以自己的觀點去做自認為的好伴侶,我以為先生喜歡回家吃午餐,
所以克服自己的不便迎合他;而他也以為家庭主婦的我較少與人群互動,更需要他的陪伴,
所以犧牲午休時間並放下手邊進行到一半的工作,費心的回家陪我吃午餐。

我們都自以為這樣是自己在盡心當好丈夫好妻子,沒想到使錯力的結果反而帶來不少壓力。

自此我們調整作息,由我每天一早做愛心午餐讓他帶到辦公室使用,如此可節省中午來回時間獲得片刻的午休,
並避免太多外食造成身體的負擔,而我的時間也不會因為中午時段做午餐而被切成小片段。

想喝水卻得到糖是解不了渴的,而這就是想當然耳的臆測造成的結果,所以當心中有所期望時,說出來是最好的溝通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竹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