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幾年女性意識抬頭,許多婦女在平日公私兩忙之餘,也希望有個真正放鬆的年假,
而不是再度焦頭爛額,陷入埋首為全家備年菜的夢饜,因此整個社會過年習俗逐漸轉型。
 
現在許多家庭選擇出國或在國內旅遊過除夕,年夜飯就由餐廳準備,全家輕鬆圍爐;
即使沒出外旅遊者也可單純到餐廳吃 頓年夜飯,或者即使仍選擇在家吃團圓飯,也可外購現成年菜,帶回家加熱一下即可。
總之,家庭主婦有較多的選擇,輕鬆不少。
 
回顧我婚後將近四十年的過年,竟不禁訝異於自己的能耐。

婆家很傳統,公婆的習慣是每年從小年夜拜天公開始,每天都有拜拜,每天得同時拜祖先和地基主,
直到所有兒孫初五前後離開為止。
 
過年的這一個星期有這麼多拜拜,加上一、二十個家族成員的每日三餐,掌廚者有多忙碌可想而知。
我年輕時婆婆掌廚,我當她的副手,婆媳合力完成這繁重的工作;婆婆年紀漸大後,我們角色互換,她變成我的副手,
及至婆婆中風的十年間,責任感重的長媳我很自動的擔起這份工作的全責。


此時家中雖雇有外傭,但她們煮煮平日的簡餐尚可,要她們做中國年菜太為難她們了,
所以除了請她們幫忙洗鍋碗之外,一切得靠自己。所幸小嬸們也多方協助,才能順利度過繁忙的年節。
 
如今公婆皆已過世多年,老公的兄弟們自此各自小家庭過年。今年我也接受新潮派兒媳們的建議,
以全家出遊過除夕代替在家守歲的傳統方式。

此次出遊地點我們選擇六福村,帶一歲半的孫女去看各種動物。

 

img021  

 

兩天簡單的行程,免去了我備年菜的操勞,
除夕夜輕鬆享用六福莊為我們準備的自助餐年菜,飯後回旅社房間跟兒媳們聊天,小小孫女也被我逗得high翻天,笑個不停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想想往昔,為了張羅全家用餐及餐畢善後,我幾乎都在廚房活動,根本無暇享受年節天倫樂。



因為兩位弟叔今年都出國過年,初二傳統回娘家日中午就由我們代表請大姊姑、二姊姑到餐廳吃飯,因為公婆已經不在,
對她們來說這算是另類回娘家。午餐後,兩對兒媳也都各自回她們的娘家,剩下老公與我獨享幽靜。



晚餐時分老公和我手牽手到城裡逛年貨大街,我們隨意吃點小吃,最後還買了兩根烤玉米,在夜幕中,
坐在東門城旁的河邊涼椅上邊聊天邊啃食。老公說:「我們這樣好像初戀情人耶!」
哈哈!的確還真難得有過這麼浪漫、悠閒、輕鬆哩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竹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