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工已經9個月,本建案終於冒出地面進行一樓樓板工程,進度雖緩慢,但該有的工序,仍不能急就章。

 

一樓樓板施工,首先需將殘留在地樑頂端及鋼筋上的水泥乳皮清除乾淨,以利後續灌漿時, 新、 舊混凝土之結合,並確保鋼筋與混凝土間之握裹力。

 

以高壓水刀清洗水泥乳

沖洗地樑.jpg

 

↓ 清洗後局部特寫,超乾淨的,這是7馬力水刀機的威力。

水泥乳清洗特寫 - 複製.jpg

 

↓ 也用水刀清除豎立了一段時間的柱筋上頭之表面銹。

清除鋼筋生鏽表層.jpg

 

↓ 不過還是有幾處水刀無法完全清洗乾淨,只好作罷。

IMAG2167.jpg

 

 

清洗後,接著在PC上放樣,先標出內、外牆及水電位置後,佈冷水管、電管、弱電管,再上地板筋。

 

冷水管採用與自來水廠相同之黑色耐衝擊管。

耐衝擊冷水管.jpg

 

↓ 電管、弱電管拉至表箱處

表箱位置.jpg

 

↓ 請師傅趕緊在管路上套帽蓋,以防下雨進水。(因為本宅弱電管多且密集,阿政說,往後牆面都會以高流動水泥澆灌,此處隔間牆也會加厚為20公分。幸好因為RC隔間牆,在結構上未負承載之重任,即使此處灌漿沒有很完美,應影響不大。)

IMAG2236 - 複製.jpg

 

綁板筋及牆預留筋之前,阿政又找綁筋老闆與我們討論之後的鋼筋綁紮作業,希望在彼此有共識下,將工程做好。

但在這之前,尚需先整理小部份地樑上端鋼筋。因筏基佈管及回填土作業期間,被工作人員踩踏,造成綁紮之鐵絲斷裂,主筋與箍筋分離。

 

↓ 待整理扶正、歸位的地樑鋼筋

主筋與箍筋分離 - 複製.jpg

 

↓ 整理後之地樑上端主筋與箍筋。

主筋、箍筋扶正歸位.jpg

 

一樓地板使用SD420W四號鋼筋,單層雙向綁紮。

 

↓ 單層雙向板筋置於地樑鋼筋上,四週皆有90度彎鉤入樑錨定。

度彎鉤入樑錨定90.jpg

 

↓  搭接長度至少85公分。

搭接長度.jpg

 

↓ 因鋼筋間距15公分,允許跳格繫鐵絲固定。地板厚度20公分,墊10公分高的馬子,使板筋之下有足夠空間穿梭冷水管及電/弱電管。

跳格繫鐵絲.jpg

 

↓ 咦? 怎麼牆預留筋下方之 L 型彎鉤沒有勾入樑主筋/板筋,僅站在其上(整戶外牆及隔間牆皆為RC建造)? 雖然綁筋前已經溝通好,L 型彎鉤必須錨定入樑主筋/板筋,但老闆一時忘了吩咐師傅,師傅就會用慣常的簡易綁法。如此當然得拆掉重綁囉!

牆筋錯誤綁紮.jpg

 

↓ 牆預留筋重綁後。(牆之雙層預留筋之L型彎鉤,兩兩相背錨錠勾住地樑主筋/板筋,這樣看來就穩固許多。)

牆筋錨定.jpg

 

↓ 房子臨外的四個角落、樓梯四角落及車庫L型角落之地板皆以比板筋大一號的鋼筋做角隅補強。

牆角補加強筋.jpg

 

綁完板筋及牆預留筋後佈熱水管。因冷水管早就佈在板筋下了,熱水管佈在板筋上,即可避免與冷水管交疊,而傷及冷水管彎頭所塗的PVC硬化劑。我們的熱水管採用車牙接管,所以 6分SUS304不銹鋼保溫披覆熱水管要求需有3mm厚,以免車牙後管壁太薄。

 

↓ 師傅先將熱水管裁切成適當的長度,再取下頭尾各一段的披覆保溫層以便車牙。

拔下保溫套管,準備車牙.jpg

 

工地現場車牙

現場車牙.jpg

 

↓ 佈完熱水管,將車牙時拆下的白色保溫套套回,並做冷、熱水管的加壓測試,壓力打到10kg/cm^2觀察12小時(規範為至少觀察1小時,但因擔心有微滲水,僅觀察一小時恐測不出來)。試壓一開始因管內有些空氣,壓力可能會稍下降,但若持續下降代表有漏水,一定得找出漏水處,重新處理好,才可灌漿。

冷、熱水管試壓.jpg

 

 在等待試壓結果之期間,也將地板側模組立起來。

 

10/9 水、電、板筋、牆預留筋及地板側模都通過總檢驗後,即準備灌漿。 很慶幸地,居然在隔天國慶假日裡,混凝土廠願意出料,幫浦車也願意上工灌漿,能不耽擱時間,緊接著施作,真是太棒了。

 

開工至今已灌過四次漿,灌漿的標準工序都差不多了解了。

 

將前一日已用高壓風管吹出雜物的地坪及模板打濕。

IMAG2278.jpg

 

↓ 灌漿前一刻在地樑上端澆灑水泥漿,以增強新、舊混凝土結合。

澆灑水泥水.jpg

 

↓ 潤管的水泥砂漿洩到後院丟棄。

IMAG2279.jpg

 

此次灌漿叫了81.5立方米、3500psi、坍度15的混泥土。照例在現場測坍度及氯離子含量並採5顆試體,其中2顆為混凝土廠欲保留的之外,1顆做7天、2顆做28天養護測壓。(此次氯離子含量介於0.015-0.029kg/m^3,遠低於規範之0.3kg/m^3)

 

↓ 坍度及氯離子測試結果

混凝土測試.jpg

 

開工以來,幾次的灌漿都是我陪預拌廠品管員做現場檢測,這次難得連品管主任都一起來,於是邊做檢測也邊與主任聊到各家混凝土廠的品質優劣。他說,他們老闆怕用料不實,萬一出事就吃不完兜著走了,所以都進好原料,連混凝土裡的礫料,也是用硬度高、品質好的大安溪石頭,還抓一把混凝土把石頭洗出來給我看。

 

↓ 大安溪石頭

大安溪石頭.jpg

 

 

↓ 灌漿中,搗實、土耙、土平。(幫浦車老闆娘也親自上場了)

IMAG2287.jpg

 

↓ 灌漿完成

灌漿完成.jpg

 

阿政說,今後每層樓的地板灌完漿,他都會以拍漿機做機器整體粉光,因為經過拍漿機拍打過的結構會更密實,較不易龜裂及漏水。每層樓地板都這樣做上去,將來樓上蓄水/澆水養護時,水不會滴到樓下。樓地板若做不好,下雨時,水就會從頂樓一層一層往下滴到一樓喔! 很多營造不做這道工法,因為他們認為將來還要貼磁磚,不需做粉光。但其實粉光不只為表面光滑好看,是有讓組織緊密的實際防水效果的,這算是阿政營造細膩之處

↓ 拍漿機

拍漿機.jpg

 

↓ 一人推拍漿機做機器粉光,仍需有一人隨後做人工粉光收邊。

IMAG2300.jpg

 

 

↓ 整體粉光完成

整體粉光完成.jpg

 

↓ 粉光完後又做拉毛,以後貼磁磚才有抓力。

拉毛工具.jpg

 

↓ 拉毛完

地坪拉毛完成.jpg

 

 

↓ 拉毛後,人站上去不會有腳印時,即可噴水養護。

灑水濕治.jpg

 

↓ 車庫區地坪因有微小洩水坡度,蓄不住水,故利用不織布來保住水分養護。

鋪不織布濕治.jpg

至此,一樓地板完工,就待濕治7天後,接續往下的工程囉!

 

後記 1:灌漿隔天下午起,連下了四天雨,老天也幫忙濕治養護,真不賴。

後記2:一樓地坪養護7天混凝土試體抗壓試驗報告 ---204kgf/cm^2

後記3:一樓地坪養護28天混凝土試體抗壓試驗報告----2顆平均305kgf/cm^2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竹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