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屋時,同樓層的樑、柱與牆雖然同時灌漿,但因承重的角色不同,所以拆模時間必需不同。通常營造都認為,側模因不受力,灌完漿隔天即可拆,以免久放後,模板不易拆卸。但實際上,這值得商榷,以三米多之牆身言,其因自重產生之側向變形仍不可忽視。所以,外子答應阿政,至少需滿3天牆面才可拆模,這次是滿五天後開始拆(共拆了6天),其餘頂板及樑依規範至少分別需達14天及21天後方可拆,且支撐的垂直鐵撐也不能先拆。

 

↓ 頂板及樑模未拆時,鐵撐也不能拿掉。

灌漿後至少21天才能拿掉頂板和樑支鐵撐.jpg

 

 拆模時,我最擔心會有蜂窩甚至破洞的幾個位置分別為:弱電箱、電力開關箱和所有窗台的下方。其或因管路太多或因窗戶寬度大,不易灌滿中段,結果這幾處都很令人滿意,反而我較不擔心的吊模牆(參見下方圖解)有好幾處瑕疵。

 

↓ 弱電箱 (採用高流動水泥並將此牆加厚及加強搗實等多管齊下之後,灌得很紮實。) 

弱電箱.JPG

(我訂的不銹鋼箱體被水電弄錯成烤漆箱體,待發現時已經裝上並綁好鋼筋,只好算了,二樓以上再請改正。)

 

↓ 電力開關箱

電力開關箱.JPG

 

↓ 窗台下方

窗台.jpg

 

吊模牆的幾處瑕疵。

蜂窩吊模處.jpg

 

為防新、舊水泥交接的冷縫遇雨可能滲水, 阿政除了在頂板外圍釘壓邊條外(見上篇),也把與車庫/神明廳之斜屋頂相接的牆立吊模,以便一次灌漿。這些吊模牆因與斜屋頂、地板相貫通,需灌坍度小的乾料,且澆灌速度、順序、時間、搗實---都難控制,所以較難灌,但阿政認為吊模牆那些瑕疵都很表淺,還稱不上蜂窩,只是氣泡,以無收縮水泥修補一下即可。(修補時都有敲開看看,確定瑕疵的深度。)

 

↓ 立吊模灌漿概略圖。

吊模灌漿.jpg

 

拆模期間,工地凌亂,不易走動,但我還是每天去看開獎,漸漸的柱子也拆出來了,每支柱子都灌得很紮實。

 

↓ 柱子拆模

柱子拆模無蜂窩.jpg

 

灌漿之難控制眾所皆知,因此早有心理準備,不敢期望全無蜂窩。這次最大的蜂窩就屬電梯坑之牆內側那一處了(見下圖),但也沒有非常嚴重,仍然是以無收縮水泥填補即可。

 

↓ 電梯牆內側蜂窩。

IMAG2629-20180117-210016138_1.jpg

 

↓ 電梯牆內側蜂窩修補。(因無收縮水泥具高流動性,因此需架模板來填補,免得水泥流失。)

修補.jpg

 

↓ 灌漿21天後,一樓頂板及樑拆模,沒有讓我失望。

一樓頂板拆模.jpg

 

另外,我一直很在意一樓牆壁與一樓地板的新、舊混凝土相接處的灌漿結果,但拆模期間,這些地方總是被凌亂的模板擋住,看不清楚,終於在頂板及樑之模板也拆除並清除雜物後,讓我能好好審視一下。結果太棒了,完全沒看到木屑、雜物垃圾夾在這交接的冷縫裡,顯然封模前,模板內有確實清乾淨,除了撿拾稍大垃圾、掃除雜物及用鼓風機吹乾淨之外,灌漿前利用水車的大水量沖洗,有達到將模內木屑帶走的效果。

 

↓ 一樓牆壁與一樓地板之、舊混凝土交接處沒有夾雜木屑、垃圾。

MTXX_20180119_195141.jpg

 

 但即使漿灌得再好,整棟完工後,這些新、舊水泥交接的冷縫,還是得做塞水路處理,避免雨水從冷縫滲入,造成壁癌,畢竟防水工程做得再多也不為過的。

 

整體而言,一樓牆身、頂板的灌漿,雖然沒有百分之百完美,但灌那麼大的範圍,只有些許零星不太嚴重的瑕疵,看得出阿政的用心了,衷心感謝!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竹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