噹噹噹噹! 消費者有福了,現在夏天能吃到草莓,冬天能吃到筊白筍已經不稀奇了。

 

外子有位中生代博士班畢業生Dr.黃,長期服務於工研院,在LED燈研發有成後這些年跨界進入精緻農業研究。由於LED光具有特殊波長及能量,可促進農作物生長,調整產季、縮短成長期,經過多年研究,目前已成功運用於筊白筍及葡萄之生產,如此產出之筊白筍及葡萄之外觀也更具均齊性,可提高農民收入。

 

Dr.黃之研發團隊也進一步開發先進立體栽培設施、病原體檢測系統、節能控制及自動監控系統建構智慧溫室系統,大幅提昇了先進溫室單位面積之產能與品質。

 

草莓之栽培系統即是非常成功的一項,針對草莓生長所需的氣候條件,開發出A型架構之立體栽培系統(已獲發明專利),讓草莓可於非產季生產,且產量為平地栽培的3倍以上。目前正繼續針對寒帶、熱帶等不同緯度之高經濟作物進行溫室系統研發,將技術推向全球。

 

↓ 草莓A型架構立體栽培

A型架構立體栽培.jpg

跨界研究多年已有一些成績的Dr.黃,一直很希望老師能看看他的研究成果,終於在元宵前夕安排了科技果園參訪,邀請外子和我及他的兩位博士班同窗夫婦參與。

 

當天早上9點我們先至Dr.黃的實驗室聽他簡報,然後參觀在實驗室旁的栽培室。這裡場地雖不大,但栽培了許多品種之藍莓、草莓及松茸等,大開眼界。

 

藍莓 (控制溫度、濕度、光照,台灣也能產藍莓)

IMAG1445.jpg

Dr.黃說藍莓品種最好是misty種和sharp blue種相間栽種,因相鄰的兩種花粉會相混,產出來的果實比較好吃。

 

↓ 這裡種植日本品種草莓,因為溫室栽培,終年可以將環境維持在適合草莓生長的條件,因此夏天也有草莓吃了。

 

IMAG1450.jpg

 

在這裡栽培的藍莓、草莓都沒有施放農藥,Dr.黃現採一些請我們吃, 他說一摸就會掉下來的果實才是成熟的,比較甜,如果需費力摘下的,就是還未成熟。日本品種草莓甜度與台灣品種不相上下但較有香氣。目前工研院草莓已有上市,名為"光之莓",市場反應極佳,供不應求。

 

工研院內的小植栽室看完,第二站到苗栗大湖鄉巧克力雲莊內的果園參訪,此果園土地屬於巧克力雲莊,栽植面積約300坪,由巧克力雲莊提供經費,請Dr.黃團隊輔導栽種,種的是台灣品種草莓及牛蕃茄,未來打算開放為觀光果園

 

↓ 台灣品種草莓

IMAG1479.jpg

 

↓ 牛蕃茄園

MTXX_20170210_125222.jpg

 

 

第三站到南投草莓園,也是地主委託Dr.黃團隊輔導,種植面積約1000坪,種的是日本品種草莓。

IMAG1493.jpg

 

↓ 每株種在一個太空包裡,能保持水份又不致過濕,某株有病蟲害時,只需把那株處理掉,不會蔓延。立體種植架構,可節省很多土地面積,且採草莓時,不用彎腰蹲在地上,輕鬆很多。

 

IMAG1490.jpg

這裡栽種的草莓同樣沒施放農藥,但Dr.黃說,因隔壁有別人的荔枝園,難保農藥不會飄過來,所以請果園服務人員把草莓洗過後再請我們吃。

 

最後一站到位於草屯的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,主建物是一棟外型很有特色的綠建築。工研院在此有實驗室。

IMAG1496.jpg

 

↓ 主建物窗外一片一片的是遮陽板

IMAG1497.jpg

 

↓ 設置的太陽能板能提供此建物電力需求的十分之一

IMAG1501.jpg

 

↓ 中台灣創新園區內的工研院實驗室

IMAG1505.jpg

IMAG1508.jpg

 

↓ 照光栽培的葡萄樹

IMAG1510.jpg

↓  照光栽培的無花果

IMAG1511.jpg

 

↓ 無花果果實

IMAG1512.jpg

 

↓ 哪種燈適合哪種果樹必需在實驗室分析、觀察,試驗

IMAG1513.jpg

 

 

參訪行程完畢,回到新竹已經晚上9點多了,真是風塵僕僕的一天,不過也是充實、愉快的一天。

 

感謝Dr.黃週到的安排,我所學雖與農、工都沾不上邊,卻也興致勃勃的問東問西,Dr.黃覺得師母對他的研究很有興趣也感到格外開心哩!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竹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